這真是當父母最好的教材:
http://blog.yam.com/cwkids/trackback/10361141
孩子已經把我氣得快瘋了,我舉起了巴掌……這個時候,我應該:
一、默念「每一個孩子都有『向上向善』的本能,我的孩子也有許多好處」若干遍,直到我能夠「正確地」看待他;
二、較平靜之後,我開始研判情況,現在的情況是:
1.他造成了立即的危險
2.他損傷了我的尊嚴、干擾了我正在進行的活動
3.他違反了做人的基本道德
4.他違反了我再三告誡過的命令
三、若是第一種情況(例如跑到可能跌下的高處、玩火、攻擊別人等),我採取下面三個步驟:
1.立即以行動(例如以手拉住或拉開)制止他,但不以語言指責,也不以暴力攻擊(即體罰)他。
2.嚴肅而堅決地,以非常低(只要他聽得見就可以)的語言說明他行為的不當,以及可能的後果,並確認他已經明白。
3.改變態度,對他示愛,並表示對他明白道理的嘉許,和對他不會再犯的信心。
四、若是第二種情況(例如對我不禮貌、把水潑在我身上、吵得我不能和別人說話等),我採取下面的三個步驟:
1.生氣地,以非常低(聲音越低越能表示生氣)的聲音告訴他我的感受。
2.溫和地,以非常低的聲音說明他的行為何以令我生氣,以及何以對我造成干擾,並確定他已經明白。
3.同前三之3
五、若是第三種情況(例如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、貪得無饜、偷錢、說謊等),我應該:
1.不做立即的處理。
2.思考他所違反的道德戒律的種種「理論」(例如人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所有物),並準備對他說明的「講稿」(要用孩子聽得懂的方法說道理)。
3.尋找適當的時間和地點,以便能專心地,在平和的氣氛下和他談話
4.和他談話,但不是教訓他,要他提出問題來相互討論(例如為什麼不能拿別人的東西,但又要和別人分享),務必使他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啟發。
5.這種談話也許要進行多次,不期望在一次談話中就讓他變得「道德」起來。
6.每次談話的最後,都要有一個快樂的結局,也就是三之3
六、若是第四種情況(例如超時看電視、不能如時完成家庭作業等),我應該:
1.不做立即的處理。
2.研究我的命令可行性(要考慮孩子所處認知的發展階段),以及他不能達成命令的各種原因。
3.試圖改變環境(例如讓家裡變得更安靜、改變家庭作業的份量),以便命令較易達成。
4.然後進行前面五之3、4、5、6 的工作
七、我下定決心,使用前述比較「嚴格」、深刻的方法教育他,不用魯莽、粗糙而「不嚴格」的手段體罰他。因為,我對他的愛是真愛,我不偷懶。
(以上轉載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的《愛的手冊》/洽詢電話:02-23670151)
留言列表